垃圾處理先進國家:分類精細如同科研
垃圾處理先進國家:分類精細如同科研
四個瓶子需分別扔進四個垃圾桶;一根樹枝還要量量其長度才能扔到特定垃圾箱;不按時把家用垃圾桶放路邊就面臨高額罰款……新華社記者通過探訪多國垃圾分類現狀,發現其方法不盡相同。其中一些或許能為中國城市管理者和居民提供啟發和思考。
韓國:垃圾“減肥”靠收費
韓國廚余垃圾排放量非常大,每年處理廚余垃圾的花費高達8000億韓元(約合7.9億美元)。韓國從2005年起實行廚余垃圾和一般垃圾分類處理。2010年,一些地方開始對食物垃圾按量收費。
不少家庭主婦為節省垃圾處理費,會先把垃圾中的水漏干再放入袋中。另外,在韓國,盛放廚余垃圾的垃圾袋需居民自行購買。這些成本因素刺激了韓國人為垃圾“減肥”的積極性。
此外,韓國市政管理當局對扔垃圾的時間也有嚴格規定,記者居住的小區每周一、三、五晚7時至9時為收垃圾時間。若沒有使用規定的袋子、或不按規定時間扔垃圾,居民將被處以100萬韓元(約合986美元)以下的罰款。
日本:垃圾分類到極致
在日本一些地方,扔一個塑料瓶至少要分三步:去瓶蓋兒,去商標包裝紙,投入“資源垃圾”箱。日本人處理垃圾分類之細由此可見一斑。
日本不同街道和地區的垃圾分類規定不盡相同。如東京都澀谷區2013年起規定,垃圾分為四大類:可燃垃圾、不可燃垃圾、粗大垃圾、資源垃圾。每一類還會細分為若干子項目,比如:長度小于50厘米的樹枝方可歸為“可燃垃圾”。管理嚴格、細致,加之民眾高度自覺,使日本垃圾分類領先世界。在日本,相關部門會對怎么扔垃圾、何時扔垃圾、到哪里扔垃圾等問題做極詳細的廣而告之。若做不到,等待你的將是處罰和輿論壓力。
德國:垃圾分類似科學實驗
得益于如科學實驗般精確的垃圾分類法,如今德國已廢棄了垃圾填埋法,其垃圾回收利用率高達62%,在歐盟處于領先地位。
對不少初來德國者而言,垃圾分類著實讓人頭疼。記者剛到柏林時,就對著四個瓶子發愁——葡萄酒瓶、啤酒瓶、果汁瓶、礦泉水瓶,它們都是瓶子,卻有不同歸宿。
按照相關法規,葡萄酒瓶要扔到特定垃圾桶中;啤酒瓶可送到指定地點回收;果汁瓶要當作塑料包裝垃圾處理;帶有回收標志的礦泉水瓶則屬于可回收垃圾。
德國的生活垃圾可分為四類:日常生活類垃圾、塑料包裝類垃圾、紙類垃圾、生物垃圾。但實際操作中并不是一分為四那么簡單。比如,玻璃瓶和電子類垃圾需要單獨處理;紙巾屬于生物類垃圾而非紙類;摔碎的鏡子和紅酒瓶不屬于同一種類;燈泡、酒杯、茶杯和玻璃瓶子不能扔到同一個垃圾桶。
美國:“3R”原則效益多
在美國,人們熟知所謂“3R”原則,也即:減少(Reduce)、再利用(Reuse)、回收(Recycle)。除做好垃圾分類外,在美國,還有很多垃圾不能隨意丟棄。
要扔舊家具,至少提前一天與指定收取機構電話預約回收日期,屆時將舊家具放在家門前,會有專人收取。要扔電子產品,需送到專門回收中心,或預約專人上門回收。要扔電池等有害廢物,可以上網找到離家最近的回收點,有時還能從中得到返現,比如每加侖廢機油可以獲得40美分。垃圾分類不但保護環境,也在美國經濟中扮演重要角*。據統計,2011年美國廢料回收再生原料超過1.35億噸,相關產業提供了46萬個工作崗位,產生綜合經濟效益870億美元。
墨西哥:收編拾荒者
墨西哥城日產垃圾1.27萬噸,這對城市垃圾處理能力提出了挑戰。一方面,墨西哥正努力提高垃圾回收轉化率,以盡早結束填埋處理垃圾的做法;另一方面,垃圾分類后如何解決拾荒者的生計也十分重要。
鑒于墨西哥城有眾多靠回收垃圾為生者,目前政府推動垃圾分類時,也將這些人編入垃圾回收體系。通過相關措施,每天可再利用垃圾約3000噸。
目前,墨西哥已利用垃圾生產出電能和天然氣等能源,還生產出了水泥等建筑材料。